《周礼》曰:“苍璧礼天,黄琮礼地”。玉琮,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且至高规格的礼器,是各时期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有形载体门户网配资,同时也被看做权利、身份、财富的象征。
玉琮
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型玉器,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明的一种礼器,距今约5100年。至新石器中晚期,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、广东石峡文化、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,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,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。
这种具有特定造型和意义的玉琮,是从何种器物,或仿自什么形状物制作及其含义等诸问题,早已引起人们注意,并有了一些探讨。综观各说,概括起来有如下数种说法:
一是依古代“天圆地方”说。既然“璧圆象天”,是仿“天圆”制为璧,那么玉琮的外方就是仿“地方”说而作。
二是认为琮的前身是古代房子中的“木柱”,也就是说玉琮之形来自“木柱”。
三是认为大地属阴性,而手镯又多是妇女用器,因此,手镯是玉琮之前身。
四是认为玉琮是由古代织机上某一附件演变而来。
局部图片
其实每一件文物的背后,都尘封着一段段曾经鲜活动人的历史剪影;正如玉琮虽小,但良渚先民却将社会与信仰的重大议题灌注其中门户网配资,以之昭示着中华文明那源远流长、亘古不变的文化基因——权力。正因为此,虽然与良渚玉琮的相逢跨越了五千年的岁月,我们依然能够在凝视它的瞬间,体味到“古即为今”的亲切与启迪。
发布于:江苏省正中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